資料來源:台北行天宮─《關聖帝君明聖真經》導讀暨降筆真經白話翻譯註解

幼而離鄉,壯而出仕。大丈夫以四海為家,何患乎帝無兄弟?入桃園覩兩人奇異,請問英雄何處?雄糾糾朗曰桓侯,貌堂堂溫言先主。遂出身投地今逢主,須待挽天河水來蕩滌。誠哉龍虎風雲會,宰牛馬昭告天地,結義匡扶漢室。

【明聖白話】:

關聖帝君自小奔走他鄉,廿五歲時參與討剿黃巾之亂,開始擔任公職,歷仕別部司馬、漢壽亭侯、襄陽太守、盪寇將軍、前將軍。關聖帝君是位有志氣的大丈夫,志在四方無處不為家,哪用擔心找不到兄弟般的好朋友?有一天,在涿郡(今河北涿縣)遇兩人,看來不同凡常,趨前問道:「英雄是那裡人?」其中一人非常雄壯威武,大聲答稱:「姓張名飛,字益德。」另一位則儀表非凡,婉言答說:「我是漢室宗冑,姓劉名備,字玄德。」

關聖帝君為了立身出仕,四處尋覓投身之地,今難得遇見英明的劉先主備,正準備攜手汲取天河的水一般,一起來洗滌掃蕩天下的污穢,以清淨人心。這真是一龍二虎的風雲際會!所以三人就在涿郡張桓侯家,後院的桃園中,宰烏牛、白馬,向皇天后土稟告,請天地神明共鑒,結為異姓兄弟,同心協力以匡復 漢室為己任。

破黃巾,誅董卓,呂布斃。劫寨剿曹奸,賺入空營內。雁侶散徐州,攜嫂無存地。減燭張遼謀,破壁聖帝義。

【明聖白話】:

黃巾之亂平定之後,王允利用貂蟬,巧妙地離間呂布與董卓,並與呂布合謀誅殺董卓。又由於呂布反覆無常,曹操擒拿呂布之後,弒之於白玉樓。劉先主備鎮守徐州時,曹操唯恐劉軍羽翼漸豐,因此先發難進攻徐州。劉先主備原本計畫聯合袁紹拒曹,奈何袁紹拒絕出兵,於是張桓侯飛獻計,夜黑風高之時突襲曹操的營寨,一舉剿滅曹軍;奈何誤中曹操計謀,闖入空營為曹所騙。

在徐州失散之後,關聖帝君兄弟三人就像雁群分飛一般,先主奔冀州投袁紹,張桓侯飛往芒陽山,而關聖帝君護送兩位皇嫂甘夫人和糜夫人,幾乎無投身之處。關聖帝君與兄弟分散之後,為保護皇嫂暫居許昌,曹操撥一宅院供三人居住。關聖帝君為表明忠義之心,將宅院一分為二,皇嫂居內院,自居外院。張遼更加奸險,為混淆視聽,故意減少蠟燭的供應量,使之無法用到天亮,一旦燭滅就要趁機造謠生事。關聖帝君識破張遼的奸計,於是提起青龍偃月刀劈開牆壁,秉燭夜讀以表明節義。

降漢不降曹,忠臣不事二。封漢壽亭侯,印無漢重鑄。三日華筵,曹瞞美意。顏良、文醜統兵圍,敢對立功,可酬曹歸計。

【明聖白話】:

關聖帝君苦守下邳城,為曹兵所陷,原本想要效死,奈何為保護兩位皇嫂甘夫人和糜夫人,於是與曹操「屯土山約三事」。關聖帝君言明:所投效的對象是漢室而不是曹操,降漢不降曹,是第一項;兩位皇嫂處,請以劉先主備俸祿的名義給與照顧,是第二項;當知劉先主備去向,絕不稍留,不管千里萬里即刻投奔而去,是第三項。關聖帝君受封為「漢壽」(今湖南省常德縣)這地方的亭侯,見官印上並無「漢」室稱號堅持不肯接受,曹操只好重新鑄製官印為「漢漢壽亭侯印」。

曹操款待甚為殷勤,三日一小宴、五日一大宴,上馬金、下馬銀,又贈送赤兔馬和美女。關聖帝君頗感受到曹操的盛情,但是英雄心志堅如鐵石,怎麼可能被賄賂收買呢?於是決定立下戰功回報。袁紹先後派遣兩位大將,顏良和文醜統兵前來曹營叫陣,關聖帝君於千軍萬馬中斬顏良、誅文醜,讓袁陣營頓時重挫失去戰力,算是答謝了曹操的款待,這全為了早日辭曹尋兄所作的努力。

封金卻印三辭操,挈眷尋兄一點忠,千里尋兄添義氣,五關斬將有威風。離合英雄乾坤內,相逢兄弟古城中。

【明聖白話】:

不久,孫乾轉告關聖帝君,劉先主備正在袁紹處。於是關聖帝君即刻準備離去,將曹操所贈送的金銀財寶密封妥當,也將「漢漢壽亭侯印」懸於樑上一併奉還。關聖帝君前後三次去向曹操辭行,曹操皆故意迴避不見,關聖帝君不得已只好留書告辭。《三國演義》第廿七回描述曹操歎服說:「雲長封金挂印,財賄不以動其心,爵祿不以移其志,此等人吾深敬之。」

關聖帝君不辭勞累,保護皇嫂尋兄,所憑藉的就是一片精誠之心。從河南許昌到河北袁紹營,不下千里之遙,尋兄之舉更增添了磅礪的正義氣概!由於未取得曹操的放行公文,關聖帝君所到之處,關將都再三阻撓,不得已過五關、斬六將,更顯得氣勢逼人!

關聖帝君三兄弟的分別與復合,皆在天地之中。徐州之役各奔一方之後,關聖帝君於古城遇張桓侯飛,桓侯當面指責大丈夫豈能事二主?關聖帝君幾經解釋,桓侯皆聽不入耳,適逢曹將蔡陽前來叫陣,於是斬蔡陽以明志。此時,劉先主備也前來會合,兄弟三人終於再度聚首。

智尚雖高無決勝,運籌固識少經綸。三謁茅廬,臥龍晏起。「大夢誰先覺?平生相自知!草堂春睡足,窗外日遲遲」。

【明聖白話】:

關聖帝君兄弟三人的智識、志望雖高明,然尚未有絕對的勝算,在謀略方面仍有所不足,須再訪求高人出來協助規劃。劉先主求才若渴,親往臥龍崗草堂拜訪三次,才得與武侯晤面,深感相見恨晚。武侯吟唱:「天下紛亂有如一場大夢,又有誰先清醒呢?自信保有一份清明的覺知。此時正是天地交泰,由冬日昏暗轉成春光明媚的時節。已然休息夠了,正像窗外的太陽,正待緩緩上升。」

未出茅廬,三分已定。武侯原是廣彗星,即是前朝嚴先師。此生諸葛相,再宋朱文公。輪迥三世相,永不下凡塵。

【明聖白話】:

武侯尚未離開草房之前,對於蜀漢、孫吳和曹魏三分天下的局面,早已料定。武侯足智多謀,乃是天上廣慧星下凡。其前世為東漢光武帝的同學嚴光,以清高著稱,不願出仕做官,隱居終老於富春山;此生是諸葛武侯孔明;再下一生則轉世為宋朝大儒朱文公朱熹,曾上書直言不可與金議和,以註釋四書著稱。如此經過東漢、三國和南宋三朝代的輪迴轉生之後,就永遠不再下凡塵了。

鼎足三分嫌地窄,江山今換許多人。先主已在清虛府,聖帝今掌三天門。桓侯四川為土穀,每起忠良護國心,在宋易姓武穆將,在唐改諱曰張公。輪迴三轉皆忠烈,上帝封為護國神,小可兵欠不差及,大難危邦再下塵。

【明聖白話】:

蜀漢、孫吳、曹魏三分天下,如鼎般三足並立之時,總讓人覺得天下的土地,竟然如此狹小侷促。到如今,山河依舊在,然而隨著歷史的演變,不知替換過多少朝代了。大哥劉先主備在世時,貴為蜀漢昭烈帝,現今居住於天上清虛府。天庭有四座大門,玉皇大帝坐鎮北門,關聖帝君則掌管東、西、南三門的出入大權。三弟張桓侯飛被奉祀為四川土穀神,經常興起護國佑民的忠良之心。宋朝時轉生為岳飛,帶兵以「仁智信勇嚴」著稱,經常以寡擊眾。唐朝時,轉生改名為張巡,在安史之亂中,張巡和許遠死守睢陽,最後成仁取義,睢陽人立廟祭祀,成就「雙忠」的美名。

張桓侯飛轉生三世,都是忠烈的義士,因此玉皇上帝封其為護國神。小規模的戰亂兵變,就不用差遣他;但只要天下大亂,國家局勢危急時,就會任命他再次下凡。

天下城隍皆將相,正直為神古至今。為人忠孝感天地,豈在持齋佛顯靈?

【明聖白話】:

天下所有城隍,都是護國佑民的將相昇天領任的。從古至今,公正剛直才能昇天為神,受到世人的頂禮膜拜。為人效忠國家,敬事尊長,精誠所至,自能感動天神地祇而受到護佑;難道只有持齋茹素,神佛才會顯化靈佑嗎?其實,持齋的意義在於潔淨身心,藉由外在的飲食淨化、環境淨化,以推求內在的心靈淨化。若無法達成此一目的,外在的一切努力,終將只是徒勞無功。

飲食衣服休華美,隨著隨餐莫厭爭。禽獸一切皆性命,無故自食宰生靈。一切化生皆活命,何故張弓捕網尋?

【明聖白話】:

貪婪奢侈正是喪德敗行的最大禍因,所以飲食、衣著不必講究美味、華麗,隨遇而安吃得飽、穿得暖就夠了,千萬不要東挑西檢,為了貪得無饜而爭奪不休。禽獸也都是有性命的生靈,不要無緣無故濫殺牠們,來滿足一己的口腹之慾。一切生物就像你我一般,都想生存活命,為何要張弓射殺、用獸網捕捉牠們?慈愛一切生物的環保理念,即是基於眾生平等的博愛精神。

草木果花休折採,嚴冬零落發陽春。萬物悉含天地化,依時生長與人靈。汝能遵守惜萬物,福有攸歸禍不侵。

【明聖白話】:

當溫暖的春光普照大地,一掃冬日酷寒的蕭條景象,展現出無限的生機之時,請不要隨意採折草木、花卉和果樹,讓它們得以繁衍、成長或開花、結果。宇宙中的一切生物,隨著天地造化的生成之道,依四時節奏而生長,與人一樣具有靈氣。眾善信若能體奉上天有好生之德,愛護動物、珍惜植物,自會享有福氣,就好像福氣前來依歸一般,禍患也就不侵擾了。

勿謂善小而不做,勿謂惡小而可行。天網恢恢分曲直,神靈赫赫定虧盈。

【明聖白話】:

不要以為小小善事,沒有什麼益處就不肯做;小小惡事沒有什麼傷害,做了也無所謂。應明白善不在小,積小善、結好緣,日久適足以成事功。惡也不在小,積小惡、結孽緣,日後也可能造成無法承擔的後果。

天律的法網,寬闊廣大而無所不在,是非正邪總是分辨得很明白。由靈感顯赫的神明確認功過之後,正直者賜福嘉勉,曲邪者總會降禍警告。

孝弟忠信人之本,禮義廉恥人之根。爾能聽帝行善事,定有祥雲足下騰。帝受三天門掌握,萬神啟奏帝先聞。善者記錄加官爵,惡者遭殃絕子孫。報應遲速時未到,昭彰早晚福終臨。

【明聖白話】:

孝順父母、友愛兄弟,對國家忠誠、對朋友信實,都是做人的本分,猶如樹幹一般;辭讓謙恭、明辨是非,清明不貪、慚愧羞惡,都是處世的關鍵,猶如樹根一般,可見人道八德的重要性。

眾善信若能聽從關聖帝君的教示而行善積德,一定能證成功果,足登祥雲而飛昇天庭。關聖帝君掌管天庭東、西、南三門,所有神仙啟奏玉皇上帝時,都必須先經過這裡,因此玉皇上帝尚未知曉的事,關聖帝君都會先獲得訊息。對於為善者,關聖帝君會記錄下來,賜予他們官祿爵位;對於行惡者,關聖帝君也會讓他們遭受災難,甚至於斷絕子嗣香火。報應分明而公正,雖然在時辰方面有慢、有快,有的好像遲遲不兌現,其實早晚有一天總會應驗,好人終究會招福報,惡人定會受災殃。

休道天高無耳目,虧心暗室有遊神。敬神如在須誠敬,不可狂言褻聖明。萬國九州皆敬服,道帝忠義獨稱尊。塑形畫像乾坤內,如帝英雄有幾人。又奉玉帝加御敕,掌握凡間善惡人。精忠冲日月,義氣貫乾坤。面赤心尤赤,鬚長義更長。

【明聖白話】:

不要以為天那麼高,沒有耳朵可聽,又沒有眼睛可看,怎麼會知道世人在做什麼?眾善信當明白,家宅神、四值功曹等諸神,都是上天的耳目,經常巡行人間;縱然在幽暗不為人知的所在,造下些許惡業,皆難逃諸神的法眼。所以禮敬神明須誠心,彷彿神明就在眼前一般,千萬不可言辭狂妄,褻瀆了神聖的神明。天下人讚歎關聖帝君忠義雙全,最值得尊重。各地都有人塑金身、畫寶像膜拜,像關聖帝君這樣的英 雄,歷史上又有多少人呢?關聖帝君接奉玉皇上帝聖旨,授權掌管人世問的善人和惡人,這是由於祂的忠心直沖(冲同沖)雲霄,足可與日月同其光;他的義氣充滿於天地,足可與天地合其德。關聖帝君對朝廷的赤誠忠心,比自己的紅臉還要殷紅;關聖帝君對兄長的情深義長,比自己的長鬚還要綿長。

英雄氣蓋世,殘燭刀破壁。封庫印懸樑,爵祿辭不受。偃月刀磨仍快,歎兄弟不再。臥蠶眉鎖未開,恨江山幾改。亙古功名難比並,三天門下封元帥,稽首頓首。上帝敕令各部將帥,經傳下界,抄錄諷誦。

【明聖白話】:

關聖帝君的英雄氣概,舉世無雙訴說不盡,譬如說:暫居曹營蠟燭不夠用光線暗晦時,為了保護兩位皇嫂的名節,當機立斷提刀打破牆壁,以借取外面的光源。辭曹尋兄之前,又特意將曹操所贈送的金銀珠寶,原封不動地退回去;「漢漢壽亭侯印」則懸掛在屋樑上奉還,所有的官祿爵位一概推辭。

到如今,關聖帝君的青龍偃月刀,仍然磨得十分鋒利,感歎兄弟三人已無法團聚。世事興替無常,江山已經多次變色易主了,每思及此,關聖帝君總是眉頭深鎖,表現出一付很憂悶的樣子。玉皇上帝認為,自古以來沒有任何人的功業,足堪與關聖帝君相提並論,因此敕封祂為「三天門大元帥」,關聖帝君跪拜叩謝。

玉皇上帝命令雷、火、風、雨等各部將軍元帥,將《明聖經》傳播到凡間,供眾善信抄寫、課誦,甚至於憶念、受持。

如世人能遵行,繫玉腰金,官居千載;能全一事,崢嶸三代。欽承法旨,會集諸神施行。於是救苦大仙、太上真君、太白金星,公同註解。覆奏明章,勿容議改。行於四海,皇圖鞏固,萬民永賴。

【明聖白話】:

世人若能遵行《明聖經》的教示,以「忠孝廉節」立身處世,勢必寬大坦然,如擁有金玉一般富有;子子孫孫見賢思齊,亦必氣度恢宏,如位居要職一般尊貴。若不能事事全行,只要奉行其中一理、一事,也必能功業彪炳,子孫代代都很傑出。

關聖帝君很恭敬地接受了玉皇上帝的玉旨,召集了諸多神明共同奉行。於是邀請救苦大仙、太上真君和太白金星三位聖者,一起註解《明聖經》。並且再次上奏玉皇上帝,以確認經文的章節內容,不允許任何人有所議論而擅加更改。《明聖經》留傳於各地,必能使國家的根基更加穩固,也是老百姓永遠信賴的寶典。

救苦大仙即「太乙救苦天尊」,只要向天尊稟告,天尊即聞聲救苦。太上真君即春秋楚人李聃,因修道德善養壽所以尊為「老子」,著《道德經》。古代稱金星為太白星,早晨出現東方名啟明星,晚上出現西方名長庚星。太白金星原為黃衣鳩冠手彈琵琶的女神,明朝以後則以老神仙模樣出現。

著忠良竭力且衡,孝順無改,廉潔不亂心田,節義臨危不敗。忠孝簾節之章聽解。

【明聖白話】:

《明聖經》的重點,可歸納為「忠孝廉節」四字。旨在令人忠於國家,盡力匡正時局,至死不渝。令人孝敬父母,不改孺慕之心,父母在世時順禮奉養,父母臨終時順禮祭祀,並修養身心、追求成就,以體順父母的期盼。令人品性高潔絕不茍得,對於名利的誘惑,皆能不動心。令人涵養節操,能夠臨危受命,捨生取義,絕不會臨難逃脫而敗壞自己的志節。以下是忠孝廉節章,請眾善信定下心來聽取解說。

君使臣以禮,臣事君以忠。日用朝庭祿,當思補報功。報國臣之本,惜卒將之宗。不飾文臣過,不滅武將功。

【明聖白話】:

一國之君謙沖為懷,差遣臣子時以禮相待,上下相處和睦,臣子自會戮力效忠。國君有過失時,臣子必忠言直諫;國家有危難時,臣子則忠勇以報。臣子領取朝廷的俸祿以安頓家計,自當建樹功勳為國家效命。報效國家是為人臣的本分;愛護兵卒下屬,則是將帥帶兵不可或缺的要領。將帥平素關心士卒的飲食起居和健康,並且賞罰公平恩威並重,自能感服人心,所發號令無不貫徹。

不要粉飾文臣的過錯,也不要抹煞武將的功績。文臣在朝廷任職,最易蒙蔽國君的耳目;在地方任職,則易隱匿民情,因此不宜官官相護,彼此掩飾過失。天下動盪不安時,無不仰仗武將奮力削平亂局,所以武將問不應妒賢冒功,功未成時即加以阻撓,功將成時就加以破壞,功已立時又謀而奪之,以免損帥折將。

為了升遷、搶功,同僚問彼此結黨、排擠,古今皆然。權力結構的上層固然你爭我奪,下層也是汲汲營營,以至動搖國本或瓦解團隊。因此關聖帝君殷殷告誡,同事之間不要文過飾非,也不要嫉妒搶功或壓抑他人的才華。

紀錄文華殿,舉劾建章宮。丹心如赤日,位必至三公。秦檜世為犬,武穆四帥中。

【明聖白話】:

文華殿和建章宮,皆是明、清時代的宮殿名稱。文華殿,係(紀錄與記錄通,動詞皆作「記錄」)文臣、武將功過的所在,如今日的行政院人事局。建章宮,係舉發文臣、武將罪狀的所在,如今日的監察院。

忠心赤誠如烈日的臣子,天所佑、神所助,受明君的重用與厚愛,必定能升任到三公,太尉(職司軍事)、司徒(職司教司空(職司工程)…等這般顯赫的高位,輔助國君掌理軍國大事。

朱仙鎮大捷之後,岳恩主飛原欲渡河北伐,一舉消滅金朝,以迎回欽、徽二帝。奈何秦檜私通金人力主和議,於一日內下十二道金字牌,誣陷岳恩主入獄,以「莫須有」的罪名,殺害岳恩主於大理寺風波亭(今浙江杭州)。

秦檜殘害忠良,因此淪落於畜生道,生生世世轉生為狗。而岳恩主飛由於忠心貫日,沉冤終獲昭雪,於淳熙五年(西元一一七八年),追謐為「武穆」,表彰其「折衝禦侮,布德執義」的精神。岳恩主昇天後,玉皇上帝也累次拔擢,任命為天曹大元帥,統領「雷、火、風、雨」四大部。

為人子孝為先,孝順兩字緊相聯。勿惱怒常使歡,煖衣飽食無饑寒。病醫藥必自煎,即須嘗過獻親前。

【明聖白話】:

父母生我、養我、育我,恩澤似海,所以為人當以孝為先務。人能孝親定能順親,不可能孝而不能順,順而不能孝,因此孝順兩字關係密切不可分。為人子的所作所為,不應使父母擔憂、惱怒,要讓他們常保喜悅開懷。平日,為父母添加衣物,並提供合乎口味的餐點,以免讓他們受凍挨餓。當效法漢文帝,母后生病時親自料理湯藥,煎好的藥先嘗過藥性、冷熱,方才端給母后服用。

夜不解衣朝不食,時時刻刻在身邊。爾能孝順爾子孝,點點演流看簷前。大舜孝帝位傳,二十四孝極周全。

【明聖白話】:

當如周文王,晚上顧不得寬衣休息,早上也顧不得用早餐,心中所掛念的都是父母的病情,只要有所需要都陪伴在父母身邊。孝順父母的人,也會贏得兒女的孝順,就如同雨水順著屋簷滴下來,總是掉落在同一處。舜的後母屢次加害舜,舜雖然都倖免於難,然而為了順親,總是先迴避一陣子再出現。舜擁有大孝的美名,所以堯才會將帝位禪讓給他,類似的孝行,二十四孝記錄得很完整。

在生不供養,死讓祭靈前。不孝子惹災愆,虎唅蛇咬病相纏,官刑牢獄遭充配,水火之災實可憐,或自懸樑刀毒死。

【明聖白話】:

父母在世時,不曉得好好孝順奉養,待父母辭世之後,才將祭品準備得很豐盛,這不過是虛應故事,粉飾顏面而已。不孝的人常會招惹災難,或被老虎吞食、毒蛇咬傷、久病纏身而無法治癒;或服刑受罰、刺臉發配邊疆,遭逢水、火災,實在是很可憐!有人甚至懸樑自盡,受到千刀萬剛或是服毒尋短見。

不孝之人苦萬千,速速改莫遲延。世人孰無過?改之為聖賢。人無過,篤行全。

【明聖白話】:

不孝的人自會遭受百般痛苦,如果有這些過失應趕緊改過,不要再猶疑、延誤了。天底下有誰未曾犯錯?為人子若能即時改過,就算是聖人與賢者。「百善孝為先」,一個人若能實踐孝行而毫無差錯,即是德行敦厚完滿的人。《孟子·離婁下》:「從耳目之欲,以為父母戮,四不孝也;好勇鬥很,以危父母,五不孝也。」子女縱情於聲色犬馬,令父母深感羞辱;或經常逞強與人打鬥,而危害到父母的名聲,都是不孝的行為,戒之慎之!